巨野城區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大路叫甘棠路,是因在路的南段有一棵甘棠樹而得名。
今天是臘月二十八,天氣特別好。白晃晃的太陽當空照耀著,把溫暖的陽光灑在大地上。這是入九以來難得的一個好天氣。
我從佳和買了兩樣過節的禮物,前往楓葉正紅老年公寓看望一位老親戚。寬闊的人民路上人流車流,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大有深圳之速度,只有紅燈才能讓人車駐足。道路兩邊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光禿禿的樹枝上掛滿了彩燈,紅葉等多樣性的裝飾品,給夜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各購物門前人頭攢動,各種花花綠綠,富有煽動性的廣告鋪天蓋地,隨處都可以看到手里提著大包小包的人們匆匆而過。在這個特定的日子里仿佛連空氣都傾瀉著購物的欲望。
隨著人行道電動車流,我很快來到了甘棠路,越過青年路,沿著中醫院西側遠遠就看見那棵掛滿紅布,黃布,綠布條的甘棠樹,頓覺悟給人一種神秘和敬畏之感。
環保局,交通局領導出于對環保和保護古樹的考慮,也學著濟寧古槐路古槐樹的做法,在樹的周圍用青石塊砌了兩米見方的圍欄。古樹兩邊加寬了許多,車輛從此開過要繞半圓形駛過。
我停下自行車,只見幾個五六十歲的婦女在樹的南邊早就準備好的石香案上擺好了過年的貢品,還點著三柱高香,薄薄的云煙環繞古樹周圍。她們合手雙跪,嘴里不斷念叨著:有求全家富貴的,有求平安的,有求升遷的,有求發財的,還有還愿的……樹上還掛著一面錦旗,上面寫著:神樹奶奶真神靈,誰求就顯靈!這棵上百年的古樹顯然已經被周圍村民奉為神靈。
我駐足仔細看看這棵古樹已是葉落枝禿,骨瘦如柴,即便是春暖花開時也是少許新枝勉強發出嫩芽。面對周圍的生長環境和條件,她那蒼勁干枯的樹身向人們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和生活的苦難!
棲身在光禿樹枝上的麻雀今天顯得特別活躍,跳來跳去,發出嘰嘰喳喳的叫聲,給這蕭瑟的冬天和過年增添了幾分生氣。
對于這棵老甘棠樹我是記憶深刻的。這棵樹她從小生長的地方是大李莊村東南不遠的一塊墳地上,我小時候因為外婆家在大李莊經常路過這里。那時候這棵古樹好高,好大,枝繁葉茂,春天開滿了白色的小花,好像畫一般的美麗。尤其是夏天干活累了的人們,在此納涼是最好的歇處,到了秋天,她全身結滿了甘棠果。我每次路過這里總是到樹下摘幾顆甘棠果,滿足自己一下饑餓,眼饞,口渴的食欲。雖說她不甘甜,還有幾分口澀,但我還是倍感新鮮和味甘,總是盼著再路過這里。
如今她已經無能為力扎根于沃土之間,已束手無策展現自己高大豐潤的身軀,只有仰天長嘆!維護人們祈求自己多賜福奄奄一息的生命!好像在說:“我的身下鋪滿了堅硬的柏油路,大車小車在上面壓著,碾著,沒有誰給我一碗水喝,一把肥料…
我不知道你們給我燒香磕頭是敬我還是折磨我?”
我推車離開慢慢思考著……
這也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在眼下大喊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沒有人問問那些是附和自然規律的文化,那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文化,那些是好文化, 那些是影響社會發展的文化,那些是壞文化?
甘棠樹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